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征伐】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武丁继位后,忧患意识,使他时常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自从盘庚把首都迁到安阳,开始的时候,国家出现了兴旺的局面。五六十年过去了,王公贵族们总是喜欢享受的。他们整日走马遛狗,导致战斗力低下,又占有大片土地,老百姓没有可耕土地,怨声不断,国库空虚。西部、北部的方国看到商王国的富庶,也经常地来内地骚扰,战争连年不断。一时间,一度兴旺的商王国又陷于困难重重之中。为了寻求解决矛盾的好办法,武丁可谓绞尽了脑汁。
武丁一即位,那些掌握实权的王公大臣们试图左右他的治国方略。每每一上朝,不等武丁说话,他们就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提建议。“德道”的人是有能力的人,有能力的人就能准确判断别人给的意见是否正确。在武丁听来,王公大臣们说的就是废话,没有一个是站在国家的角度来考虑的。武丁不死心,人才难得啊!要想实现强国梦,就得有人帮助自己出谋划策,就得有人帮助自己去做实事。武丁思虑再三,决定再听听,看看能不能发现有一两个有用之才,于是他就只听不说。不管大臣们说的是什么,就是不表态。如此三年,于是宫廷里传出了武丁“三年不言”的说法。民间老百姓听到了,也都私下议论。按照当时的风俗,有“亮阴”之说。所谓“亮阴”,即直属亲长去世以后,要居丧三载。有人说,武丁只是居丧而已。至于是好是坏,只有摇摇头罢了。不过,那些王公大臣们看到武丁的样子,一个个心里直打鼓,摸不清武丁在想啥,都在暗中盘算着自己的前程。
武丁虽然整天不说话,装作什么也不管的样子,可是,他心里却急得象猫抓一样。国家如此危机,急需几个有雄才大略的好帮手,可是三年了,在王公大臣里除了甘盘,就没有发现其他像样的人才。这是武丁就想起了一个人。此人就是战俘出身的傅说。
武丁还在耕地的时候,就喜欢和人交谈,无论什么人,也不管出身。也是机缘巧合,就接触到了正在盖房子的傅说,对傅说天马行空的慷慨陈词,留下了深刻印象。
机会总是给那些能够表现自己的人,傅说的机会来了。为了提高傅说的地位,武丁借着占卜,告诉他的王公、大臣,先王商汤给他托梦了,给他指定了一个来辅佐他,这人在某地能够找到。于是,满世界的就把傅说找来了。刘邦现学现卖,为了提高韩信的威信,也用了这招。
武丁任用傅说、甘盘为自己的左右手,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巩固统治,增强国力。
从商汤起,商王室有个好传统,就是选用人才,不看出身,只看能力,对于武丁任用傅说,王公大臣们也无话可说。
明白了治理国家的“道”,“人有耕地,国有余粮,召能战,战必胜”,行动起来就简单、粗暴多了。
对内提倡节俭,商族人的财物,就是人、物、地,地是没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