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海国月明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三七 运金船模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阮密和公输舸的巧思还不只这一点!

  上斜椼与下横椼与桅杆的连接更是匠心独具,因为都是受力结构,又都要随帆转动,面对这个矛盾,阮密竟然自制出一种双层金属转箍。

  转箍分为两层,中间注入可供润滑的油脂,内层与桅杆紧密贴合,保持静止稳固,外层则可缓缓转动,同时采用打孔插钎方式设置阻滞点,用以防止椼条角度转动过大。

  为了防止横椼转动角度过大,左右两舷女墙被重新改造,加高加固,留出缺口,从而起到限位器作用。

  同时,又在桅杆两侧甲板上立起木柱充当分级挡杆,与两舷限位器连接一处,构成木架轨道,一面起到支撑作用,一面又可将横椼约束在轨道中,增加可控性,不至偏离。

  横椼上方再与桅杆与上斜椼斜向伸下的绳索相连,起到牵拽加固的作用,再以绳索将两椼连接,使之一体同步,一转皆转,大大节省人手。

  按照郑鸣之前提出的要求,桅杆上又加装了百折环,船帆边缘各有封边,并挖出帆眼,以绳索串联一线,然后根据升降和转动的不同功能,分作两股,最终将单根桅杆的船帆升降和转动全部集中于两根总索上。

  其间交合吃力之处各加木制滑车,总索末端又与绞车相连,两种原始机械装置虽然由来已久,但胜在稳固耐用,在经过重新设计,巧妙组合排布在一起,从而化繁为简,达到四两拨千斤的目的。

  这套船帆绳索的设计理念和基本要求来自郑鸣不假,但郑鸣毕竟是纸上谈兵,作为分析蓝本的斯库纳帆船又面世太晚,郑鸣不过只懂大体原理构造,介绍起来也是比较笼统,并未触及过多细节,一旦交到阮密手中,付诸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但阮密最终还是付诸实现,将其做成,不但做成,还对关键环节做了很多融合改造。

  当然,这些成果并非大风吹来,阮密为此曾与那名曾在西洋船厂做过工的工匠,一起关在屋里耗了三天三夜,才将郑鸣提出的要求完全实现。

  不仅于此,对于一些不够合理的地方,阮密还自作主张作了一定变化,总归以稳固、方便、快捷三点为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