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阴阳劫陈凡李雪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 压棺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走进灵堂,村长正卖力地吆喝,招呼大家把做法事的台子搭起来。

农村人对生老病死看得很重,什么香稞纸马、伐马走孝就不说了。

照我们这儿的规矩,人死之后,还必须搭一趟阴桥,请道士做法,送亡魂走完最后一段阳间路。

这个过程叫做“走阴”,必须天黑之后进行。

本来我们村的法事应该由爷爷主持的,不过他赶巧不在,所以村里人又从隔壁村子请来一个姓李的道士。

村里人搬来几根竹凳,依次搭好,每一个竹凳下面,都点着一盏长明灯,还洒了很多糯米在地上。

搭好“阴桥”之后,姓李的道士让大伙都散开,自己披了一身黄色的大褂,手上抓了一把桃木剑,洒出一大把黄纸,口中念念有词。

他一边叽叽咕咕地念咒,好像喝醉酒一样东摇西晃,最后又跳起来,双脚稳稳地踩在竹凳上。

桃木剑挑着一盏白色的灯笼,被李道士抓在右手,左手则晃着铜铃,唱喏了两声,

“桥归桥,路归路,往生的魂儿,上路的鬼儿,阴人上道咯……”

每喊一声,他都会摇动几下铜铃,然后挑着纸灯笼往前走两步。

村里人都瞪大眼珠子瞧热闹,我也垫着脚,尽量伸着脖子往里瞅。

我渐渐地,却感觉灵堂氛围有点古怪。

大夏天,整个灵堂却冷嗖嗖的,不知道从哪儿冒出一股子寒气,沿着我裤腿往上钻,冻得我浑身直哆嗦。

这天儿怎么这么凉?

我打了个摆子,抬头看见姓李的道士仍旧站在竹凳上“送魂儿”,晃动着手上的铜铃。

这“叮铃铃”的铃铛声闯进我耳朵里,有种头重脚轻的感觉,觉得整个人轻飘飘的,脑子有点迷糊,看东西都是重影。

恍惚间,我好像看见李道士后面跟着一个穿寿衣的黑影,垫着脚尖,跟他一起跳上了竹凳。

他们的身体贴得很紧,后面那个穿着寿衣的家伙好像没有骨头一样,完全是趴在李道士背上的,乌青色的双手,直接挂在他脖子上面!

我使劲甩甩头,那黑影子却又不见了。

这时候,李道士已经晃着铜铃,走到了最后一根竹凳上。

他并没有直接跳下竹凳,而是抓起了手中的桃木剑,把剑尖朝下一直,对准了地上的瓦片。

这是整个法事最关键的一步,走阴到了最后一步,必须破瓦。

瓦片能破,才表示死者的亡魂已经被超度升天,等到头七一过,一切就没事了。

李道士手上抓着桃木剑,运足了力气,狠狠朝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