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桃李春风皆是笑话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章 护犊子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中州和大旭以及东土,三方交界之处,在大旭境内有一座儒家书院,名列十二书院之第七位,是儒家道统里最为特殊的一座书院。

书院的山主姓齐,师从荀卿,身兼儒法两家之学,更是被世人称之为集法家学说之大成者。曾著有《五蠹》一文,文中极为大胆地将儒家等五类人群,定义为扰乱法制,无益于耕战的“邦之虫”,主张去除之。至于为何如此背离儒家道统之人反而成了儒家书院的山主则又是一桩山上悬案,据传好像是与昔日那位问道儒家四圣的书生有关。整座人间,万年以来,只要是涉及各家道统学问之变化仿佛就都跟这位常年游历各方的书生有关。此处书院的琳琅二字,也是书生亲笔所写。

此刻琳琅书院的门外并肩站着三个人,一人青衫长髯,面容略显苍老,在三人中最为年长。第二人着一身白衣,头束高冠,丰神俊逸。最后一人则是一身侠客打扮,左右腰间分别悬着一柄修长狭刀和一只赤红酒壶。

青衫客开口道:“两位可知琳琅二字作何解释?”

白衣男子回答道:“琳琅二字寓意颇多,其一指精美之玉石,‘琢琱狎猎,金银琳琅’。其二指诗文之优美、书籍之珍贵,南国有那笔下成琳琅之说。其三指优秀人才,‘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便是此意。《楚辞·九歌》中又有‘抚长剑兮玉珥,璆鏘鸣兮琳琅’之语,故而也指玉石相击之声。”

青衫客扶髥而笑,“中州顾家子弟果然学识渊博。”

白衣男子似乎很厌恶中州顾家这个前缀,言语不悦道:“还望先生将我与顾家分开来看。”

青衫客不以为意,反而笑道:“何必如此仇视自己的家族,你这顾家子弟的身份,须知多少人求都求不来。一个顾南城不守规矩,好似放荡女子,已经让你们顾家的老爷子够头疼了。如今又有一个你顾北辰,不知为何偏偏又不想承认这顾家子弟的身份,你们顾家这一代真是奇怪。”

一旁的侠客淡淡道:“心中有怨气,也不必去跟一个身份较劲。”

名为顾北辰的白衣男子,冷笑道:“不是与身份较劲,而是他顾家不配有我这样的子孙。”

侠客压低头上斗笠,沉闷不语。

青衫客笑了笑,亦是选择了保持沉默。

三人言语之际,有个小脑袋在书院门内探出头来,四下打量,在没看见巡察的夫子后,这才将身子缓缓挪出门外,边挪动边自言自语道:“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一身儒衫的高大少年挡在这个打算偷偷溜出书院的臭小子身前,轻声笑道:“蜀黍你这是要到哪里去。”

一头撞在高大少年肚子上的孩子,慢慢退了几步,然后迅速转身,准备把腿就跑。高大少年一把扯住孩子的衣领,将他拉到自己身前,然后眯眼笑道:“想跑?”

孩子以衣袖抹了把脸,神色下一刻便变得委屈起来,眼角含泪,好可怜的样子,“大师兄,我错了。”

高大少年有些无奈,自己确实如先生所说,实在是不擅长跟孩子打交道。每当少年想狠心教育这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一次时,一旦瞧见了孩子们脸上的这般可怜模样,便总是不忍心在说些什么。一想到日后他们还要犯错,少年便有些头疼,若是师弟还在书院就好了,一瞪眼,一个个便乖得跟什么似的。师弟长的也挺好看,并不凶神恶煞啊,为啥那么怕他呢,少年有些想不明白。

打算溜出去的孩子,忽然以手抹了一把鼻涕,然后扯了扯高大少年的衣袖,弱弱道:“师兄,有人。”

高大少年转过身,看到三人后便立刻作揖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