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郝克绿荷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章 前世骷髅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宣德3年,山东人李赤中举还乡,同窗好友弹冠相庆。李家世代为官,在当地称得上是大户人家,大宴宾客3天方毕。宴后,年轻气盛的李赤便携好友赵敏之一同去蜀州游玩。

一路上,逢山看山,遇水观水,凡是古人行迹所至,无不凭吊留题。

一日,行到山东汶上县,见一簇林木苍秀,林中隐隐露出两个庙宇的兽头脊角。李赤在船中望见便问船家这是什么地方,船家说:“这红庙叫闵子祠,是个古迹。”李赤说:“既然是闵子骞大贤古迹,不可不到。”说着,叫船家拢船靠岸。

船家叮嘱说:“公子,日已偏西,还是赶路要紧。”

“哪有遇到圣贤不去拜瞻之理?”李赤说。船家拗不过,只好落蓬将船弯近庙前。

李赤带了笔砚,便拉着赵敏之一起弃船登岸。

只见路径曲折,走到大殿约有半里路。李赤拜罢,对赵敏之说:“昔日闵子不仕权贵,逃汶上以辞,成了千古大贤。”赵敏之说:“他一个圣门大贤,你我怎能与之相比?”

李赤说:“乃是鸿鹄之志无用武之处也。”

此时,已是薄暮时分。忽见一妙龄女子进到殿来,宛若一股清风袭来,暗香涌动,二人皆为震惊。只见她发才披肩,淡妆素服,袅袅婷婷,真如瑶池玉女下凡,缙绅闺秀也不过如此而已。

女子放下手中包裹,在闵子像前祭拜过,瞻视良久,轻叹一声,吟哦道:

千古权门贵善辞,娥眉何事反趋之?

只因深信尼山语,磨不磷兮涅不缁。

李赤听罢,惊得满身汗下。平日他自恃才学骄人,13岁时便以案首进学,将别人不看在眼里,谁知此女子诗才如此高美,真令人愧死。他沉吟片刻,依韵和诗一首道:

又见千秋绝妙辞,怜才真性孰无之?

倘容秣马明吾好,愿得人间衣尽缁。

李赤的词句句深婉,含着称扬不尽之意。

女子听罢,不禁面红过耳,遮袖偷觑过来,见李赤生的面如美玉、体若兼金,不禁怦然心动,燕语莺声道:“尝谓天下无才,谁知转眼便遇知己。”

李赤暗道: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成全天意安排。

这时,船家赶进庙来催促道:“天色已晚,请公子快上船,还要赶宿头呢!”

李赤说:“当面遇知己当面失之,殊可痛恨!”

赵敏之劝道:“李兄,天涯何处无芳草?”

李赤怎听得进去,走到半路,重又折回。再与女子攀问,方知与自己同路,遂相邀同船而行。

来到船上,李赤略备了酒食,酒酣耳热之际,便拿出琴来弹。那女子似乎也懂音律,弹至韵浓处,竟黯然神伤。

“姑娘想必也精通琴韵?”李赤问。

女子道:“小时候在家里学过一点,略知皮毛,两位相公见笑了。”

李赤于是把琴交给女子,女子弹了一曲《轸泛弄》,琴声缱倦缠绵,九曲回肠,李赤好像听出了卓文君的真情。穷书生司马相如琴挑富家女卓文君的典故,弹琴人没有不知道的。

这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把李赤喜得几乎到了疯魔之状。

赵敏之不懂音律,插不上嘴,只好一人回了船舱。

误了投宿时机,夜里只能就于船上,李赤索性与那女子坐在船头。女子姓山名惠,其祖上也是官宦人家,只因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