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136章 莫泊桑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在法国西北部的塞纳河下游,有座名叫鲁昂的古城。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著有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等),就住在这座古城近郊的一所别墅里面。

  一天,鲁昂中学的教师路易.布耶带着他的一个学生,前来拜访福楼拜。

  布耶和福楼拜是老朋友了,一见面就喊道:“啊亲爱的福楼拜先生,这就是我跟您经常提起的莫泊桑,他是真的真的想拜您为师啊!”

  “拜我为师?”福楼拜握着这位年青人的手,哈哈大笑了起来,“您看,您不是已经有了布耶先生这样的好老师了吗?”

  “是的,福楼拜先生,但我还是希望您能在文学方面指点我。”莫泊桑有些腼腆的说道。

  福楼拜点点头说:“那拜师的事情以后再慢慢说,就让我和布耶先生先一起帮助你吧。”

  布耶为什么要把莫泊桑介绍给福楼拜呢?

  原来,布耶在学校里面发现莫泊桑经常在写诗,便把他的练习本拿去翻阅。结果发现练习本上有这样几句诗:“人的生命,有如船在海上驶过的水痕,慢慢儿远,慢慢儿淡。”这几句诗多少表现了消极情绪,但有诗意在里面,文句也很优美。布耶觉得他有写诗的才能,便不断的引导莫泊桑,启发他。为了更好的培养他,布耶决定请福楼拜来帮助他。正巧莫泊桑拿的舅父也是福楼拜的朋友,因此莫泊桑萌发了前来请教福楼拜的心念。就这样,他随同布耶来到了福楼拜家中。从此,莫泊桑受到了两位老师的指点。

  中学毕业后,莫泊桑正式以福楼拜为自己文学上的导师。他时常带来自己写的诗歌、剧本、小说等,请福楼拜指正。福楼拜也不厌其烦的加以指点。

  有一天,福楼拜看了莫泊桑的几首诗,严肃的对他说:“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才气。在你带给我的作品里面,表现出你有某些聪明。但是青年人,你永远不要忘记布封的话:才气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你好好努力吧。”

  的确,莫泊桑对自己究竟有没有才气也是很疑虑,他老是在纳闷:送了那么多的作品给老师看,可老师总是认为不行,劝自己不要拿去发表,甚至说应该烧掉。这应该怎么办呢?但他相信老师的教诲,还是坚持不懈的写作。

  福楼拜当然知道,对这样有志的青年,不仅要在精神上鼓励他,还得教会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实际本领。

  有一次,福楼拜对莫泊桑说:“咱们今天出去走一走,不过不是走着玩,你要好好注意观察”。

  莫泊桑不知道他的老师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但跟在福楼拜后面出去了。福楼拜带着莫泊桑走到一家杂货铺,在忙忙碌碌的店主跟前停留了一会。接着走到一个深宅大院门口,在一个吸着烟斗的守门人面前又停留了一会。

  观察完了,福楼拜对莫泊桑说:“刚才我们在杂货铺老板和守门人那里停留了一会。现在,请你给我描绘出这两个人的姿态和他们的身体外貌。你不仅要用画家的手腕写得逼真,而且要用文学大师的手法,传达出他们的精神活动来。”

  莫泊桑这才知道他的老师带着他出去走走的用意。他正在努力回忆着那两个人的容貌,老师却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青年人,请注意:你写的这个杂货商人和守门人,不能同其它任何的杂货商人和守门人混同起来。”

  福楼拜不仅要求莫泊桑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而且要求他具有准确的文字表达能力。有一次他对莫泊桑说:“你所谈到的任何事物,都只能用一个名词来称呼,只能用一个动词来表示,只能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你所用的词儿,应该是别人没有用过的,甚至还没有被人发现的,而决不能用似是而非的概念和模糊不清的语言戏法来逃避困难。”

  在福楼拜的严格要求下,莫泊桑不知疲倦的进行着写作。一八七零年,法国和

(本章未完,请翻页)